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创新与实践

0 2013-05-15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创新与实践

 

——社工机构的一项专业化探索

 

深圳市福田现代社工事务所

 

◎王斌  于文涛

 

近年来,社会建设成为了凝聚正能量、共建好社会的关键议题。随着福田区政府职能的不断转移,“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日益形成,我区社会工作机构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和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都得到了迅速而稳步的提升。社会工作和相关社会组织也持续地助推着我区“管理转型、服务升级”的可持续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社工机构对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实践,成为了创新社会管理与构建新型政社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福田区首批运营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机构,深圳市福田现代社工事务所始终不遗余力地探索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路径与社会组织的项目化运营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化的项目运作,“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我区社会工作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反思。

 

一、简介:基本设置与人员构成

 

从本质上讲,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就是社会工作实验室,它强调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助人活动的科学性、技能性和理论性。因此,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是以督导、讲师和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操训练和多方互动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学配置。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项有机组成部分:一是用于教学的、设有现场录像和监控设备、能分析角色扮演情况的教室;二是独立的、用以实际辅导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室;三是用于放置监测教学和实习现场的电脑、录像机、录像光盘转换系统等教学设备的监控室。更为简要地说,该系统可细分为四大功能性区域,即个案工作区、小组工作区、多媒体教室以及控制区(设备间)。同时,随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功能拓展与多元开发,在项目后期,它也可以用于完成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学术调查,并实现远程互传、视频共享、中央集控、数据储存与应用、课件开发、远程培训等多项发散性、集约化功能。

 

在人员配备上,福田现代社工事务所专门设1名系统研发主任,由拥有丰富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资深社工担任,负责实践教学系统的建设发展、整体规划和专业督导。同时,该系统目前暂设1名工作人员,根据有关管理规章制度,专职负责系统的日常运作、维护与管理,包括以实验室为基地所开展的对外服务和实习演练。

 

二、特点:项目化、专业化与智能化

 

1、项目化运作

 

作为一种高效、科学而系统的运作管理方法,项目管理已开始进入社会服务领域,项目化运作模式也正成为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共同选择。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前期耗资较大的专业工程,这一属性决定它必须走一条面向社会的项目化之路。福田现代社工事务所通过2012年深圳市首届联合劝募活动和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等优势平台,为该系统募集善款近40万元。通过逐步向全区乃至全市开放,该系统的运营也将越来越多地面向在岗社工和在校社工专业学生。与此同时,该系统也为其他服务项目提供专业场地和技术指导,以形成立体化的服务体系。

 

2、专业化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以其特有的伦理规范、专业技能和理论架构区别于普通社会工作与行政社会工作。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培养成为了其未来发展的生命线。对社工机构而言,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决定了它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效。社工实践教学系统充分遵循了“人在情景中”的基本专业准则,强调社会工作者在模拟实践中去学习、领会与反思。通过该系统,参加角色扮演的学员就能相对容易地进入一种模拟的临床情景之中。而角色扮演也是学员体验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或受助者的心理感受全过程,这也有助于他们增进对助人行为中双方复杂互动过程的体悟和理解,进而提升专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3、智能化设置

 

    专业社会工作形成了一套复杂的方法和技巧,而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体现在工作员和案主间微妙互动中。这种微妙的互动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系统必须以智能化的方式来记录社工与服务对象的语言、行为与表情。该系统通过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并装配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红外半球摄像机和音频探头等设备来实现智能化的全程监控。录像机镜头会从不同角度拍摄社工与案主间的互动。而后,社工可以通过录像观察自我的行为是否符合专业要求,而坐在监控室里的学员则被要求仔细观察,写出观察记录和评论。最后,实操者和观摩者以录像(可以不断回放)为依据,坦诚地分享与交流各自的体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督导的启发下,实现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不难发现,社会工作实现教学系统的三种特性是相互勾连并互为影响的。首先,项目化运作为该系统的专业化发展和智能化设置提供了资金平台和升华的可能性;其次,专业化发展则既是优质项目的“闪光点”,又是智能化操作系统的核心内容;最后,智能化设置一方面最大程度地涵纳了专业性因素,另一方面则优化了项目的投入—产出比。

 

三、意义:探寻专业社工发展之路

 

1、优化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

 

按照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相关文件要求,我市注册社工在每一注册有效期(1年)内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20个学时。社工实践教学系统的开放,不仅能使刚上岗的学员接触真实案主,并为其提供一个专业性成长空间,丰富了教研人员和学员的实践经验,有利于他们不断提高实务水平。而且,该系统促使了教学贴近社会需要。教研人员从社会服务中及时了解现实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理念,使教学与社会需要的变化紧密地结合起来,避免僵化与脱节,使课程设置与社区需求高度同步,保持专业活力。

 

2、创新服务项目的目标指向

 

当前,多数社会组织都紧紧围绕着改善基本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但其中鲜有关注社会工作者作为助人者所遭遇的相关难题,社工实践教学系统的成立正是为了给社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通过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来拉动其他服务项目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该系统的开放转化了服务项目的目标指向,使机构和政府开始思考社工群体的内在发展诉求。而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项目,它在服务社工的同时也能为机构所运营的其他服务项目提供助力。如该系统拟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援助服务项目”展开深度合作,既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辅导服务,又以督导形式増促社工专业能力。

 

3、提升社会工作的发展层次

 

社会工作是一种行动取向的学科,其科学研究与实务活动联系紧密。社工实践教学系统使督导、讲师和学员能够充分利用其先进的实验设备,制作教学软件、进行个案接待、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团体活动等,从而能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提升理论和深化认识,最终得出相关的科研成果。因此,社工实践教学系统能推动社会工作者从单一的学习和实务中走出来,通过观摩、实操和分享等形式来总结规律和抽象认识,进而实现社会工作由微观互动向宏观建构的转型。随着专业性社会工作逐渐从学习、实务向科研发展,并得出本土化的学术成果时,它便能极大程度地为我区社会建设供给智力支持与模式更新。

 

    总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服务平台,它不仅推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成长,更刺激了社工机构不断探索多元化、优质性与集群性的服务项目。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期待,社工实践教学系统能够成为福田区社会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并进而成为推进深圳社会工作创新与社会建设的一种现实动力和实践起点。